探訪《沂蒙山小調》誕生地 追尋革命印記
發(fā)布時間:
2024-10-16
作者:
來源:
2024年10月15日,,一能重工黨支部走進沂蒙山小調誕生地——臨沂市費縣白石屋村,,重溫革命歷史,,進行紅色教育。
大家參觀了沂蒙山小調博物館和紅嫂紀念館。每個展館都在向我們訴說著那個戰(zhàn)火紛飛的年代,講述著偉大的沂蒙精神。通過導游的講解,,大家再次重溫了那段革命歷史,進一步感悟了水乳交融的沂蒙精神。1940年6月,,當時正值抗日戰(zhàn)爭最艱難的時期,,中國抗大一分校文工團團長袁成隆組織團員李林、阮若珊在白石屋村一間簡陋的民房里創(chuàng)作了《沂蒙山小調》,。通俗,、易懂、生動的歌詞和美妙動聽的曲調一經傳出,,便受到了廣大軍民的喜愛,。如今,隨著《沂蒙山小調》的廣為流傳,,“ 沂蒙山上好風光”也逐步滲入到人們的心靈中,,成為沂蒙大地的主題形象。
"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,,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;青山那個綠水哎多好看,,風吹那個草低哎見牛羊"。沂蒙山小調第三代傳唱者宋守蓮老師現場演唱了原汁原味的《沂蒙山小調》,,大家都被那悠揚高亢的旋律所打動,,被歌詞中描繪的秀麗風光所吸引。沂蒙母親,、沂蒙紅嫂,、沂蒙六姐妹等無數沂蒙人民鑄就了“黨群同心、軍民情深,、水乳交融,、生死與共”的偉大沂蒙精神。
通過本次參觀活動,,我們見證了沂蒙精神的傳承與弘揚,,感受了流淌在歌聲里的沂蒙精神。我們黨員同志應該擔起宣傳紅色精神的責任,,努力學習革命先輩對黨的事業(yè)無比忠誠的革命精神。
關鍵詞:
最新動態(tài)
2025-04-02
2025-03-08
2025-01-21
2024-11-18
2024-10-16